2024,向“实”而生

2024,向“实”而生
发布日期:2024-04-22 13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11

  2024年,产业进化走向何方?南方日报记者特邀5位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,透视5大热门行业未来一年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商机。

  文旅 ——实实在在的创业机会

  文旅实战专家、时代文旅集团董事长熊晓杰:

  新文旅

  人人皆有机会

  即将过去的2023年,文旅火了,文旅变了。流动性的恢复,让几乎停摆三年的旅游业进入“报复性”增长期,随着文旅融合逐步走深,跨界的边界越来越宽,越来越多文旅新业态、新现象涌现。淄博烧烤、村BA火遍全国,“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”一票难求,演唱会带旺一座城等现象不足为奇,文旅业不再仅仅关乎景区、旅行社、酒店、OTA、航空公司等行业链条,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,关乎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品牌塑造。展望2024年,文旅业将迎来哪些新机遇?文旅实战专家、时代文旅集团董事长熊晓杰日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步入“文旅赋能一切”的时代,人人都能在文旅业找到机会。

 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,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,扩大有效益的投资,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,培育壮大新型消费,大力发展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、健康消费,积极培育智能家居、文娱旅游、体育赛事、国货“潮品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。

  在熊晓杰看来,以经济建设为中心、拼经济将是重中之重。促消费是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,文旅业是促消费主要抓手之一,其影响广、见效快,是城市拼经济、拼消费、拼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。

  从过去一年种种“出圈”的文旅项目来看,并非大投资大项目才能赢得市场和口碑,小而美、新奇特的项目同样可以实现人财两旺。在熊晓杰看来,文旅项目制造差异化体验,需要创意能力和技术能力。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乃至个人,可以成为文旅大项目中的小“插件”,为其增加吸引力并赚取收益。

  “哪怕你没有资源,只有知识和创意,也可以参与到文旅中。”他进一步解释道,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改变,比如现在老年人群体需要知识型文旅产品,新东方就提供了相应的服务;一间极具创意的咖啡厅、书店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,也可以变成人气打卡点。在他看来,适合做“插件”的企业拥有三个共同的特征:产品和服务有独特性;投入产出比高;可以快速复制,即插即用。

  “现在很多景区不缺资源,但缺IP和可体验的内容,因此可引入的‘插件’企业就很多。”比如持有IP和代理IP的企业、提供小剧场、创意市集等内容的企业,或者网红产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等。

  除了中小企业,2024年传统旅游项目是否拥有新的发展机会?他建议,政府和企业可通过改造和盘活存量来创造增量。“目前有很多沉淀资源以及曾经因为规划、资金等情况而遗留下来的项目,可在原先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对项目重新进行定位、改建,从而达到盘活的目的,这样投入远比新建项目要少很多。”熊晓杰进一步建议,传统景区、主题公园可以向跨界的“外来者”学习,打造更具共情力、影响力的IP,依托庞大的消费者数据库打造更深度更高频的消费体验。他以近期人气火爆的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为例,其二次消费收入高达70%,远超国内主题公园平均水平。“跨行业之间的创新往往能够给传统业界新的启发,值得学习和借鉴。”

  南方日报记者周人果

  互联网 ——数字经济赋能实业发展

 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:

  互联网与数字经济

  将双轮驱动

  2024年的互联网与数字经济新业态,预期将在产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元宇宙等领域迎来景气周期,进入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的新发展轨道。

  产业互联网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个性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提升用户体验和企业运营效率,产业链整合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、提高整体协同效率,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及绿色转型,而跨界融合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会。

  随着算法不断优化和数据量增长,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,不仅在自动驾驶、医疗诊断等方面取得突破,更有可能颠覆与全面赋能更多传统行业。元宇宙概念有望纵深落地,从社交、娱乐、教育等领域继续走深走实,与汽车等工业应用场景深度结合,开辟“工业元宇宙”新赛道。

  而在民生服务领域,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和以外卖为代表的餐饮数字化也将日益深入,这些领域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,打破传统生活服务模式,提供更为便捷、高效、个性化的生活服务。

  今天,当我们提及人工智能大模型时,实际上是在谈论一种强大的工具。越来越多的应用不仅展示出大模型的实用价值,也越发凸显场景的重要性。没有具体的场景,大模型就只是一堆复杂的算法和数据;而有了场景,大模型就能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,为人类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。

  2024年,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将备受瞩目。我们不仅将在基础算法和模型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,而且在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具体场景中也会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能力。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,中国的一些城市将使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城市交通流。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、实时路况以及天气等因素,大模型可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,并实时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,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。

  这种基于场景和应用的创新,不仅将展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,而且也将揭示一个重要的趋势:在未来竞争中,谁能更好地将大模型与具体场景相结合,谁就能在这场人工智能的竞赛中脱颖而出。

  在新的一年,于资本市场来说,对数字经济的盲目炒作之风将渐行渐淡,一些具有长期发展价值的新风口会引起关注。例如,随着服务消费提速,外卖和即时零售以及更多“互联网+传统行业”正在兴起;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,让数字金融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;而在碳中和目标推进下,数字技术在能源转型、碳交易等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。

  此外,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治理方面,我们也将迎头赶上。诸如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,如何充分利用数据资源、如何防止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、如何在全球数字贸易中维护国家利益等,这些问题都将有更清晰的答案。与国外相比,我们在某些方面确实还存在差距,如人工智能、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。但也要看到,随着政策引导、企业创新与市场竞争协同推进,在新的一年,这些差距必将逐渐缩小。

  南方日报记者叶丹

  汽车 ——脚踏实地迎战“内卷”升级

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:

  车市有望实现

  较强增长

  今年,汽车“价格战”硝烟四起,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开卷,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,淘汰赛全面加速……那么,2024年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如何?

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,2024年是车市销售的大年,新能源车市和主流燃油车市场都会实现较强的同比增长。

  他表示,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活力较强,国际货币组织预测2024年中国GDP到4.2%,世界银行预测2024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4.4%,随着房地产回落,中国消费者投资购房热情回归理性,近期购车需求持续恢复,会促进乘用车市场的稳定增长。预计2024年乘用车总体零售2220万辆,较2023年增长3%。2024年新能源车的市场增长预计相对乐观,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预计达到1100万辆,净增量230万辆,同比增长22%,渗透率达到40%,新能源乘用车保持较强增长势头。

  2023年愈演愈烈的“价格战”,是否会在2024年继续上演?崔东树表示,价格战会延续到2024年,价格“内卷”会继续升级,市场竞争更加激烈,“随着汽车行业进入寡头竞争,市场格局会进一步分化加剧,头部汇聚的趋势更明显,‘内卷’会进一步升级。”

  2024年,技术比拼是竞争的关键点。“谁掌握技术、掌握消费趋势谁就会领先,现在市场竞争格局并不稳定,还处于温和竞争的阶段,未来还会更加激烈,技术创新、产业链掌控能力都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点。”他说。

  同时,因碳酸锂价格下降、电池价格回落,油转电趋势延续,价格战进一步持续,燃油车市场仍是较艰难的局面。车企总体利润处于低位,今年1—10月利润率仅有4.5%,合资车企的利润奶牛效应进一步降低,自主车企的外部资金支持减弱。

  他表示,燃油车是民生车型,消费者购车需求较大。但近两年的燃油车新品推出数量剧烈减少,产品进入新一轮蓄力期,考虑稳定燃油车市场消费很有必要。

  此前,业内人士表示,未来3—5年将是全行业的淘汰赛。对此,崔东树认为,汽车行业淘汰赛一直在持续进行,是否会提前并不好说。“明年新能源转型较慢的企业、燃油车占比比较大的车企境遇会更困难,淘汰压力比较大,有自主技术优势的车企压力较小。车企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,需要技术发展有效突破,或者抓住市场机会,例如海外市场,需要对自我发展有精准定位。”

  随着自主品牌全面向上,市场是否会呈现高端化趋势?崔东树认为,自主品牌发力高端化车型,使高端化趋势显现,而整体汽车市场向上趋势不那么明显,呈现“低端化”发展趋势。他指出,目前中国汽车普及率仍然较低,消费者购车与经济水平息息相关,消费水平低的消费者可能直接选择不购车,因此“低端化”发展很重要,低端车型发展起来,意味着车市整体市场盘扩大,需要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。

  南方日报记者拱千舒

  大健康 ——聚集一群越挫越勇的实业者

  中康科技副总裁李俊国:

  预防为先

  利好中药发展

  2023年,对于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,人们愈发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,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,更加关注自身健康,认识到“预防”大于“治疗”。

  与此同时,我国即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,“银发挑战”愈发加深,以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%以上,慢性病治疗需求增长,且慢病出现年轻化趋势。

  在此背景下,人们的大健康消费也从“治疗”转向“预防”,今年,我国大健康产业实现整体跃迁。今年以来,预防保健类、提高免疫力等品类销售旺盛。截至今年9月,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已达3933亿元,同比上涨5.3%。作为后疫情时代线下零售购药场景的线上延伸,我国医药O2O市场规模逐步扩大。2023年1—10月,O2O市场规模增速相较去年放缓,但仍保持双位数增长,2023年总体增速为30%,销售规模达101亿元。

  但在庞大的健康需求面前,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,医疗保障制度仍存在短板,一些行业的痛点亟须攻破。

  李俊国认为,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》《健康中国行动》等一系列国民健康相关政策的平稳推进,将不断驱动健康产业的效率提升,逐步引导院内院外“二元协同”重塑产业格局,开启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新时代。

  对于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,李俊国从结构、服务、产品等方面作出研判。

  结构上,李俊国认为,未来中国健康产业将进一步扩大规模,预计到2030年或达16万亿元。与此同时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,是人们在健康服务方面的占比将明显提升,非疾病治疗类市场将扩大到40%,早筛、健康体检、保健品市场等大健康管理未来可期。

  服务上,政府将通过各种政策组合拳,推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提升基本医保参保率,同时引导商业健康险、惠民保做好基本医保的衔接和补充,推进医保信息平台与商保健康险平台信息共享,全方位保障居民健康。同时,数字化将围绕产业链持续探索技术与健康融合的应用场景,助力产业发展。

  产品端,院外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,生物医药的创新崛起将给传统化药带来较大冲击。同时,基于预防保健调理维度上的中医药应用场景将会更多。具体而言,专利药市场规模迅速扩容,抗肿瘤药市场占比扩大,创新药加速发展,儿童用药和罕见病用药未来可期;生物药和中成药将发起猛攻,撼动化学药主导地位。

  “大健康行业聚集了一群越挫越勇、永远不失希望的实业者,请共同期待大健康产业的未来。”李俊国说。

 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梅子仪记者严慧芳

  人工智能 ——走向更多领域转化实际成果

 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、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创院理事长沈向洋:

  探索AI“无人区”

  2023年,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冲入市场,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撼动。智能制造融入千行百业,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;计算机视觉技术加速迭代,无人驾驶成为大势所趋;大模型“百花齐放”,将人机交互的体验提升到了新的层次……

  展望2024年,人工智能还有哪些新兴应用场景、新机遇值得期待?从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、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创院理事长沈向洋在2023年IDEA大会的发言中,我们可以窥见一斑。

  “当前,大城市的发展愈发受限于地面的环境空间,向空域探索延伸正成为发展趋势。这一现象让人们不禁思考,向低空空间扩展,是否可能打造工作生活的新范式,开拓万亿级规模的低空经济产业?在此背景下,‘低空经济’应运而生。”

  他表示,低空空域(原则上真高1000米以下)是新的无人区,不仅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,还有比地面交通更高维度、更丰富多样的产业和应用前景,“是可以引领发展的具有巨大潜力的战略性未来产业。”

  然而,有别于地面和高空,低空活动具有“异构、高密度、高频次、高复杂性”的特性,为了让低空经济实现安全、有序、高效、规模化的运营,必须建设全新的基础设施体系。

  在《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(2.0)—全数字化方案》中,IDEA研究院结合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多种前沿科技,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:名为SILAS(智能融合低空系统)的数字化、智能化、全开放系统与赋能平台。

  沈向洋表示,当完成从“可通达(Accessible)”到“可计算(Computable)”再到“可运营(Operable)”的突破,低空空域将不只是承载低空飞行的物理空间,更是实现新型商业和社会价值的生产要素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爆发式发展。随着ChatGPT迅速走红,今年百度、阿里巴巴、华为、科大讯飞、腾讯、昆仑万维等国内多家企业,乃至清华、复旦等高校,纷纷加入“百模大战”。

  然而,机遇中也不乏挑战。沈向洋表示,大模型幻觉问题,也就是“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”,仍是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瓶颈。大模型不仅深度推理能力较弱、知识不可溯源,与此同时,由于模型训练成本之高,频繁知识更新的代价也相当大。上述问题不仅困扰着研发人员,也直接影响了大模型的应用落地。

  至于AI人才的培养,沈向洋表示,目前行业中不乏拥有丰富知识储备的AI人才,但实际走向一线,大胆创业,推动成果转化和验证的却不多。“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,我们希望他们能同时具备科学家头脑、企业家素质和创业者精神。”

  对于“AI取代人类”的观点,他则持乐观态度。“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,对尖端人才的要求跟以前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差距。”但他也指出,一些重复性、机械性的工种确实存在被取代的风险。“事实上,未来的AI工具越发达、生产力越高,意味着人类拥有的空余时间也越多。对文科、理工科的人来讲,可能分别会产生许多新的所谓‘技能’的定义。”也就是说,未来“人才”二字,将会产生更丰富的内涵。

  南方日报记者许隽